把条食体系南京关 构建好三全链江苏监管用农产品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记者薛庆元)食品安全关系到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江苏建全影响全社会的南京农产安定和谐。连日来,把好南京市市场监管局从制度机制入手,关构管体以把好“准出、链条准入、食用衔接”三关为主抓手,品监出台法规规范,江苏建全强化一线监管,南京农产组织联合执法,把好抓好食用农产品监管,关构管体成功构建了全链条监管体系,链条推动准出准入衔接规范有序运行,食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品监 推行合格证制度,江苏建全把好“准出关”。制定《关于做好农产品质量追溯有关工作的意见》《南京市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挂钩意见》,出台奖补政策,鼓励规模生产主体主动纳入省追溯平台监管。截至2020年底,省追溯平台上线数量达到1965家,溯源产品达2228个,建立生产档案4911个,使用标签67.2万张,全市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生产主体达1020家,逐步实现“带证明上网、带编码上线、带标识上市”。
资料图片 织密制度规范网,把好 “准入关”。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制定了农贸市场八项制度、批发市场八项制度、批发市场日常监督细则等制度规范,以健全制度规范推动准入监管规范运行。指导市场建立完整的食用农产品经营户入场审查制度,设置门禁索票索证查验关口。同时,在全市365家批发、农贸市场建立了全覆盖快检室,年检测总量达到300万批次,以“门禁管控+快检”构筑双重准入防线。实践探索“三级责任”制度,落实“分级处置”,对风险内控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依法处置,以分级分责处置堵住质量安全漏洞。
资料图片 凝聚增强共治力,把好“衔接关”。全市市场监管部门与农业部门构建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合作机制,联合印发相关文件,为推动准出准入衔接提供依据。市市场监管局与农业农村局联合成立督查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打假除禁治超”为主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联合督查行动。按照全省追溯“一张网”的要求,完成市区追溯平台与省追溯平台数据完整对接,实现省市区追溯信息互联互通共享。率先出台《南京市肉菜流通追溯体系管理暂行办法》,为实现高水平的准出准入衔接提供支撑。 携手共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目前,南京正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动员全市人民共同参与这项民心工程,近日,南京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发出《致南京市民的一封信》,信中承诺食品安全管理责任部门将依法履职、真情服务,为全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便利和帮助。同时号召广大食品生产经营者、从业人员,严格履行《食品安全法》义务,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做好良心食品、开办诚信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南京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希望全体市民行动起来,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支持创建、热情参与创建,养成良好的食品消费习惯,提升辨假识假的能力,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责任编辑:70



(责任编辑:综合)
推荐文章
-
“进厂”上班 大有可为 编辑:汤晓雪 来源:南方日报 ...[详细]
-
不止转账免费那么简单“多家银行手机转账手续费全免”追踪晋江新闻网3月3日讯 本月1日起,微信支付的转账功能停止收取手续费,但同时提现功能开始收取手续费。在执行的前一天,一些用户忙着提现,但更多的人依然 ...[详细]
-
猴年首批新股来啦!本批新股共9只,其中5只已经公布具体申购日期。从2月23日(周二)起五天内,每天都可以打新,依次新易盛(-- --,买入)、千禾味业(-- --,买入)、瑞尔特(-- --,买入)、 ...[详细]
-
金融界网站讯 2月15日A股迎来猴年首战,春节期间外围股市出现大震荡,早盘A股两市大幅低开,沪指跌2.84%失守2700点,深成指跌2.98%,创业板指跌3.22%。开盘后,两市震荡回升,截至发稿,沪 ...[详细]
-
人民网北京6月8日电“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彰显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今日在第十四届陆家 ...[详细]
-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洗碗、搬砖甚至捡垃圾……年入百万都有可能实现。世界上竟然有这样奇葩的岗位,而且这么赚钱,真的是要惊呆了!你想去吗?还不赶紧跟着小编来看看。1.去伦敦搬砖“搬砖的”终于有出息了!英国 ...[详细]
-
此前一周全球弥漫在一冷一热两种独立的情绪里:中国农历新年为世界平添的热闹,没有吹散掉弥漫在全球市场中的阵阵“寒风”。据外媒报道,因投资者担心经济前景,最近几周国际金融市场一直处于动荡状态;而美联储主席 ...[详细]
-
中国人民银行16日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51万亿元,创单月历史新高。业内人士认为,虽然这种“井喷”状况难以持续,但全年信贷增长仍可能达13万亿元,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将增强 ...[详细]
-
参加一场充满古韵的中式婚礼,体验一回激情四溢的音乐节,走在大街小巷,商家的促销活动使人耳目一新……“五一”假期同样是一场盛大的消费嘉年华。记者走访观 ...[详细]
-
受寒潮天气及春节因素影响,2月份CPI大幅反弹至2.3%,创下一年半以来新高。不过,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新涨价因素消退,未来CPI涨势会放缓,全年来看通胀风险不大。因此,市场不宜过度渲染“滞胀”风险。全 ...[详细]
热点阅读